与审查专家同频:科盛参加“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 专题培训会

2025-03-03 17:45 上海科盛

照片500.jpg


2025227日下午,由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指导、上海市徐汇区知识产权局主办、漕河泾开发区科创中心支持的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专题培训会,在漕河泾会议中心一楼科创厅顺利举行。众多企业代表及代理机构代表参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议题。

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成为推动技术落地、保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此次培训会旨在帮助人工智能企业深入理解专利审查政策,回应行业普遍关心的热点前沿问题。

培训会上,首先由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余晨致辞,他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意义。随后,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电学发明审查部质量保障处处长邹斌,对《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进行了专题培训。培训围绕指引制定背景及框架、人工智能专利申请类型及法律问题、发明人身份的认定、伦理问题、方案客体的标准、说明书的充分公开以及创造性的考量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发明专利申请中的关键要点和难点。

详解人工智能专利申请类型

邹斌处长指出,人工智能专利申请主要有四种类型。类型一是涉及人工智能算法或模型本身的相关专利申请,涵盖模型结构、模型压缩、模型训练等方面的改进与优化;类型二是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或模型的功能或领域应用的相关专利申请,功能应用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应用则涉及交通运输、金融等多个行业;类型三是人工智能辅助作出的发明的相关专利申请,即人工智能在发明过程中扮演类似信息处理器的辅助角色,如助力识别蛋白质结合位点以获得新型药物化合物;类型四是人工智能生成的发明的相关专利申请,指在无人类实质性贡献下,由人工智能自主生成的发明创造,例如自主设计的食品容器。

明确方案客体标准

关于方案客体构成技术方案的标准,存在两种情形。情形一是确切技术含义的数据,如果权利要求中对人工智能算法或模型处理对象的描述具有确切技术含义,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理解算法执行与解决技术问题的关联并获得技术效果,那么该方案属于技术方案,像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图像识别分类就是典型例子。情形二是存在特定技术关联,当权利要求体现出人工智能算法或模型与计算机系统内部结构的关联,能解决提升硬件运算效率等技术问题并获得相应技术效果时,该方案也属于技术方案,这包括对计算机系统体系架构或参数作出适应性改进等情况

阐释创造性考量要点

在创造性的考量方面,针对包含算法特征的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当审查意见认为方案与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区别特征包含算法特征,且算法特征与技术特征在功能上的相互作用未被认可时,申请人应阐明算法特征与解决技术问题的密切关系以及与技术特征的相互支持作用。在答复审查意见时,可将具有相互作用关系的算法特征补入权利要求,以更好地凸显发明的创造性。

此次专题培训会为人工智能企业搭建了与专业审查人员沟通交流的平台,有助于企业提升在专利申请方面的能力,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创新成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